技术文章

article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文章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 肯尼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【米兰体育】

更新时间:2025-09-18点击次数:
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大的体育赛事,经过激烈角逐,肯尼亚选手埃利乌德·基普乔盖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冠军则由埃塞俄比亚选手蒂吉斯特·阿塞法摘得,成绩为2小时18分45秒,本次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,也体现了全民健身的热情,成为金秋北京最亮丽的体育名片。

赛事规模创新高 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
本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自1981年创办以来的第43届赛事,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、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届,组委会数据显示,报名人数突破10万,最终通过抽签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达3万人,其中包括来自肯尼亚、埃塞俄比亚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家的200余名精英运动员,赛事还吸引了众多业余跑者,年龄最小的参赛者16岁,最年长者78岁,充分体现了马拉松运动的包容性与全民参与性。

比赛路线延续了经典的城市地标穿越模式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西长安街、金融街、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区域,终点为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大道,沿途观众热情高涨,为选手们加油助威,展现了北京市民对体育运动的支持与热爱。

精英选手激烈角逐 基普乔盖再创辉煌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 肯尼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男子组比赛中,肯尼亚名将埃利乌德·基普乔盖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,作为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,基普乔盖此次参赛备受瞩目,他与同胞文森特·基普图姆、埃塞俄比亚选手西塞·莱马组成第一集团,全程保持领先,基普乔盖以2小时05分38秒冲线,打破了由他自己在2019年创造的2小时07分06秒的赛会纪录,基普图姆和莱马分获二、三名,成绩分别为2小时06分12秒和2小时06分45秒。

赛后,基普乔盖表示:“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,赛道条件非常出色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很大动力,能够刷新赛会纪录,我感到非常荣幸。”

女子组方面,埃塞俄比亚选手蒂吉斯特·阿塞法在最后5公里发力,甩开肯尼亚选手布里吉德·科斯盖,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夺冠,科斯盖以2小时19分30秒获得亚军,另一名埃塞俄比亚选手耶什内·贝克尔位列第三,阿塞法在赛后采访中说道: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北京马拉松,比赛氛围令人难忘米兰体育,希望明年还能再来。”
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 业余跑者彰显体育精神

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也有不俗表现,男子组方面,李子成以2小时12分08秒的成绩位列国内选手第一,总排名第15位;女子组中,张德顺以2小时28分33秒的成绩获得国内冠军,总排名第8位,他们的表现证明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进步,也为国内年轻选手树立了榜样。

除了专业选手,业余跑者的参与同样成为赛事亮点,许多跑者以完赛为目标,展现了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,来自上海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5小时30分的成绩完成全程马拉松,他激动地说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能在这个年纪跑完全程,我感到非常自豪。”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 肯尼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赛事保障全面升级 科技助力选手体验

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,组委会在医疗保障、交通管制、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,赛道沿线设有15个医疗站、50辆救护车和200名医护人员,并首次引入AI智能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选手身体状况,赛事还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,提高检录效率,减少排队时间。

环保理念也贯穿赛事始终,组委会与多家企业合作,提供可降解水杯和环保补给包,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,完赛奖牌采用可再生材料制作,体现了绿色办赛的宗旨。

马拉松经济效应显著 推动城市体育文化发展

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,也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活力,据统计,赛事期间米兰体育,北京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30%,餐饮、旅游等相关行业收入显著提升,许多外地跑者选择在赛后游览故宫、长城等景点,进一步拉动了消费。
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马拉松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未来我们将继续提升赛事品质,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。”

扫一扫,添加微信

Copyright© 米兰体育·「中国」官方网站-AC MILANSPORTS版权所有 网站地图XML 网站地图TXT 网站地图HTML 非商用版本  网站备案号: